深圳的士票购买:特区40年 | 我们的“深圳故事”

人气:1229时间:2020-06来源:【深圳的士票】

  许多朋友因为出差经常需要报销一些旅行费用,但出于某些原因,当他们回来填写表格时,他们发现自己由于匆忙而没有收到足够的票,无论是餐券还是车票,出租车票也不错!

  

  我一年到头都以低价转出租车票,我们的手机上有更多真正的出租车票,都是真正的出租车票、燃料票、餐券、住宿票,都是优惠转移给每个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有不同的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日期。金额也各不相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特区40年 | 我们的“深圳故事”

  

  他叫张梁,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部门经理,登山家。

  

  大梁哥永远是一幅黑黑瘦瘦的模样,每次见面他都来往匆忙,每次见面也一定是他平安归来后。作为一位登山爱好者,大梁哥的梦想是完成“14+7+2”的人类终极挑战。

  

  所谓“14+7+2”,就是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南北两极。这个“理想”,无论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之前还从没有一个中国人完成过。大梁哥偏偏不信这个邪。18年来,他35次攀登,4次经历重大山难,9次放弃……终于,在2018年6月8日,他的坚持让他梦想达成,成为完成这一创举的“中国第一人”。

  

  我问过大梁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说他热爱挑战,渴望五星红旗在每一座最高峰飘扬,这是他的中国梦。而这个梦的基础,是他生活工作了30多年的这座城市。

  

  在深圳“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鼓舞下,大梁哥总能充满动力。不只是他,目前深圳已有28人登顶珠峰,这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攀登向上的挑战精神属于这座开放进取的城市。

  

  2她叫费英英,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员工,十九大代表、广东省巾帼英雄。

  

  费英英是个挺爱抹眼泪的姑娘,当然是因为常常被感动。2017年,我采访了在社会福利院工作的她,她跟我讲起不少自己身边的事。

  

  就在采访的前几天,有户爱心家庭带着几年前从这里收养的小女孩回福利院看望。孩子爸爸在院门口的草地上挖了些土准备带回去,边挖边跟孩子说,“当时照顾你的阿姨、姐姐,你要永远记得。她们没有放弃你,是党和政府给了你第二次生命。”

  

  孩子妈妈也拿出画册给大家看,这些年,孩子参加的比赛得过的奖,孩子还学会了游泳,一年比一年长得高……说到这儿,英英有些哽咽,她说她特别为孩子高兴。

  

  这份必须全心付出的工作,如今早已超越了工作的界限,变成费英英生命的一部分。她还清晰记得2006年入党时,她要求自己用爱心和双手为最需要关爱的孤残儿童提供无私照顾,在护理员这个平凡岗位上,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

  

  从英英姐姐到英英妈妈,17年来,她参与照顾1500多名弃婴、弃童,帮助800多名孩子找到收养家庭,成功融入社会。她说让她感动的,还有全社会对爱心事业的支持,更多家庭也在考虑给福利院的孩子一个家。

  

  3她叫魏晋英,平湖街道办群团工作处宣传部主任。

  

  街道办干部小魏非常热爱艺术,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我曾在她车里看到她正在读的书——英文版《莎士比亚戏剧经典》。

  

  2016年因工作调度,小魏来到了平湖街道。这里隶属于深圳市龙岗区,是深圳东莞两市、龙岗宝安两区的交接点。

  

  小魏在平湖做了很多很文艺的事,策划举办“文化会客厅”,邀请深圳文化名人来惠民讲座;和深圳广电集团音乐频率联合推出“飞扬@平湖”,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在古旧商业街增加漂亮涂鸦,打造时髦网红打卡点;参与编纂两套《百年平湖书系》,留下珍贵的口述历史和影像记录,保留中国村镇文化之根;还与时下流行的文体项目接轨,举办多届环平湖自行车赛和《平湖秋月》系列经典诗文朗诵会。

  

  她一直在用文艺的方式,试着让百年老村焕发新颜,于社会高速发展中呵护着人与文化、与乡土生活间的根脉。

  

  4她叫侯静,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处处长助理,现在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

  

  “深二代”静静5岁时随父母来深圳生活,长大后就职于前海管理局,工作距今已有五六年。静静跟我说,她还曾参与深圳大运会的申办、筹办,她要把最美好的青春投入到深圳建设,乃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中。

  

  在静静的回忆里,小时候别说前海了,家门口就是一片海!那时整个中心区似乎就只有福田区上海宾馆那一块。记忆中最宽的路也就是深南大道了。等她长大了,深圳也变大了。

  

  静静在前海的工作主要是为港企服务。很多香港商业人士来兴业,遇到不少困难需要求助,大到对行政程序不熟悉,小到不认识路牌上的简体字。就是因为这些需求,前海区的指示牌、路牌及建筑标识,都多加了繁体字和英文。香港同胞从细节中完全可以体会到这里欢迎开放的包容态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感受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

  

  静静觉得特别自豪,五年里,她参与培育了一百多家香港青年创业团队,亲历、见证了前海的港资企业营业额从2012年的21亿到2014年的430亿元,两年间翻了20倍。

  

  5他叫陈贞,边防警官。

  

  “兵哥哥”陈贞是2010年3月因部队调动来到深圳的。刚来时,他被这座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大都市震撼了。“从下飞机开始,道路两侧林立的高楼、炫彩的灯光,毫不夸张地说,真是把人美‘哭’了。”

  

  陈贞在深圳印象最深的事是一次深夜救援行动。当时接到报警求助,有垂钓市民因涨潮受困礁石,潮水还在不断上涨,受困者随时有生命危险。他立刻集结官兵,两分钟内做好救援准备,发动船艇出海。

  

  夜里,海上信号和能见度都很差,完全联系不上受困群众,只能依靠航海经验老道的船艇驾驶员根据地貌特征逐个礁石寻找。终于在第三个礁石群找到了两名受困群众。

  

  “他说他永远忘不了两位群众得救时的眼神,“那种感激和肯定,当时我就感觉自己不只是个平凡士兵,还是个城市守护者,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豪的守护者。”

  

  ”

  

  6最后,我要讲的是一位媒体从业者。

  

  2010年,他从文化古都西安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他被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深深感染,也像这里的每个人一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他曾主持过凌晨1点到3点的节目,和城市里夜晚无法入睡的人们相互温暖;也曾同时主持最早和最晚的节目,见证过24小时的深圳;甚至完全没空回家陪妻子,在办公室打了一年多地铺。

  

  现在的他,在每天的上班路上为特区奋斗者打气,广播里那一声“早安,我的城市!”是最励志的出发宣言。他的声音甚至成为在深圳必听的声音之一。

  

  没错,这个人就是我。我热爱深圳,热爱我的祖国。也许对我这个小小个体而言,祖国是个宏大到无法直观感受的名字,但这一刻,我们可以感受到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尊严、共同的血脉根源。

  

  因为主持人的工作,让我可以了解和讲述身边的暖心故事、发布政府便民公告、记录城市革新变化、报道企业创新成就、介绍丰富的演出展览。这一切,都印证着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方方面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履见证。

  

  我从采访对象身上体会到,在攀登和进取中追求自己的“中国梦”,在奋斗和前进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一脉相承的今天守护着强大的文化自信,在共同经历中和城市一起建设辉煌的明天,在平凡岗位上找到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