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期间的新闻审查
人气:75时间:2024-08来源:【深圳的士票】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利坚举国震动。
次日,美国国会以绝对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对日宣战的决定。这意味着美国全面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
当一个人获得总统钦点,担任重要官职时,很少有人像拜伦·普莱斯那样忧郁。12月19日,罗斯福颁布总统令,成立战时信息审查局,普莱斯被任命为局长,负责对全美的军事新闻、邮件、电讯进行审查。
一直标榜新闻自由为价值核心的美国,也要新闻审查。
就在总统令颁布的头一天,国会刚批准了“战争权力法案”,宣布美国进入战时紧急状态,罗斯福总统被授予了诸多“独裁权”,成为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担任总统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规模和权力的最大一次扩张。
。
“沉默加速胜利”——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闻审查
出身美联社的普莱斯是信息审查局第一任局长,也是最后一任。1945年8月15日战争结束,该局便随着战时体制终结而撤销。普莱斯亦获得人生中最高荣耀,先是得到普利策新闻奖,然后杜鲁门总统向其颁发卓越勋章,这是美国公民获总统赠予的最高级别荣誉。
“沉默加速胜利”,这是美国信息审查局员工徽章中央写着的一行字。最高峰时期,审查局工作人员达到1.45万人,他们有权动用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设施和人员来实施审查。工作量相当艰巨,每一周光监控的电报就达35万份。
1942年1月,信息审查局颁布了《美国报纸战时行为准则》《美国广播战时行为准则》,规定所有的报纸杂志、书籍、印刷品、广播电台禁止传播有关军队、飞机、舰船、士兵、武器生产、军事设施、气候的不当消息,并对可能暴露军队位置的。和地图进行审查。
。
二战期间,美国新闻界对战时信息审查制度亦颇有微词,有人提出,虽说是军事新闻审查,但定义和规定过于宽泛,执行时难免经常超越军事信息范畴。
这种争论,在近现代所有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都存在,因为新闻报道包罗万象,全面战争中,军事又不仅是单纯的军事,它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动员,没有任何国家的战时新闻法规可以把全部现象囊括其中。
所以罗斯福授权普莱斯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力”来从事战时信息审查。比如,战争进行过程中,美军发现气象状况的发布很可能利于敌军发起进攻,信息审查局便把气象消息发布列入严厉限制的范围。不过,全美新闻界在战时总体上秉承“爱国主义”理念,予以充分的配合,激烈的对抗和冲突没发生过一例。
普莱斯离任时,忐忑地向全美同行表达了最深切的感谢:“你们应该,你们值得承受这份政府的真诚谢意。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战时领受着这份不愉快的审查任务,但对你们的谢意真是无以言表。”
美国的战时新闻管制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强制”
美国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历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都有战时信息限制的现象出现,但制度化的战时信息审查也产生在美国参加一战以后。
不过,一战的美国战时新闻审查制度,仍建立在“媒体自愿”的基础上。二战时就带有了“强制性”,但在普莱斯的建言下,罗斯福同意他仍可尽量尝试“自愿式”审查。
战时“自愿审查”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开始了,1939年时,记者们都开始自动扣发关于加拿大对德宣战后的军事行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报界提前几星期就已得知“莱克星顿”号沉没的消息,但一直等到美军中途岛战役公布后才将此事登载出来。
。
美国一战时期出台的《惩治间谍法》和《通敌法案》一直沿用到二战,二战战时体制还包括了对美国亲德组织的打击、监控,对美籍日裔的监押。
普莱斯从信息审查局退役后未再回美联社,先去担任了美国电影协会副主席,1954年在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职位退休。1962年,因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剑拔弩张,美国预感到有可能与苏联爆发全面战争甚至核大战,即开始着手准备战时体制,再次向普莱斯发出了“使命的召唤”。
71岁的普莱斯不情愿地同意了国家的请求,幸好,美苏全面战争仅是一场虚惊,普莱斯晚年躲过一次“不愉快”的任务。
英国是新闻管制与战时宣传的行家里手
战时体制或紧急状态体制起源于欧洲国家,从17世纪开始,欧洲逐渐形成近代民族国家,整个历史进程伴随着频繁的内战和外战推进。战争强调的是组织、动员、决策、执行效率,因而需要集中权力,也需要统一意志,战时体制应运而生。
现代民主宪政的发源地——英国不仅不例外,而且是战时体制方面的行家里手,各国对战时宣传的重视,正是从英国的案例得到灵感。
。
一战期间,英国不仅率先动用飞机向德军阵地投送传单,现代报业先驱、掌控着英国有史以来最大报业集团的北岩勋爵(下辖《每日镜报》《每日邮报》《泰晤士报》等多家著名大报)还促使英国成立了“对敌宣传部”,北岩担任总监。
北岩的战时宣传奇计迭出,比如发行虚假的德文战壕报《秋叶》,印量达30万份,用貌似中立的手法挑拨德国内部矛盾。后来的魏玛时期的德国总统兴登堡说,敌人炮弹不足畏,最可怕的是新闻传单。希特勒也在《我的奋斗》中赞赏了英国的战时宣传手法,认为它是打败德国的重要手段。
因此,制度化的战时信息审查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所有参战国,而以英国最为完善和先进。二战时期,对德宣战以后,英国建立了战时体制,推举出“战时内阁”,中止了选举,首相和内阁被赋予了大量特权,一切皆为打赢战争而服务。
战时信息审查体制包含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内对外的信息审查,一个是对内对外的战时宣传。一战时,各国为打赢战争,甚至不惜编造大量谣言对内鼓舞国民战争情绪,对外动摇敌国民心士气。自此以后,“宣传”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便有了贬义。